全部文章
探索广告新生更多精彩内容,从新生日记到深度对话,从创意灵感到行业观察

这不比短剧更让人上头?
沃尔玛《大王!我有一计》系列短视频深度拆解:如何在1分钟内完成起承转合?古代短剧+谐音梗+产品植入的完美融合。

如果人生是一场提案
一个广告新生的成长感悟,从迷茫到清晰,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蜕变历程。

一把火,拿下戛纳幼狮中国区冠军
两个广告新生的戛纳幼狮夺冠之路:从创意构思到现场提案,她们如何用一把火点亮比赛冠军路?

中国广告业迎来一家新公司:先天未画
孙涛第三次创业,创立"先天未画"。从马马也到群玉山,再到先天未画,一位广告人的见自己、见天地、见众生之路。

一个月断货3次,爷爷不泡茶的小苹狗系列怎么火了?
从原创IP设计到产品创新,爷爷不泡茶的小苹狗系列为何能在奶茶红海中突围?解析品牌如何用心做产品、做营销。

日 本 城 市 广 告 大 赏
五一日本行的广告观察:从机场任天堂到街头3D猫猫,日系广告如何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?

拿到offer的原因居然是"你很狂"
一个03年小笼包的文案实习之路:从12个实习机会到本土4A,她是如何用"狂"劲打动面试官的?

做什么广告都有人喷这对吗?
从认养一头牛广告争议谈起:2025年的舆论环境下,广告创意还能自由表达吗?创作者与网络杠精的博弈。

学广告的,天生就会比赛
从学生时代的熬夜做比赛,到职场上的创意厮杀。为什么广告人总是在比赛?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
学广告的,天生就会比赛
从学生时代的熬夜做比赛,到职场上的创意厮杀。为什么广告人总是在比赛?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
苦命大学生勇闯职场,1w粉丝博主不想只是个博主
从日语转广告,从0粉到1w粉小红书博主,再到广告实习生。一个大三学生的多重身份探索之路。

炸毛的必胜客!
愚人节必胜客推出"蛇精饼"披萨,从抽象创意到毛绒玩偶,这波营销如何用可爱+抽象俘获年轻人的心?

"你的简历不像实习生,而是正式员工"
从媒体到4A到热店,一个大四广告学生的实习进阶之路。如何打造让HR眼前一亮的简历和作品集?

埋头写论文,不如先创业
一个研二学生的创业思考:当同学们都在为毕业论文焦虑时,她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。

十座城市的妇女节文案,谁上了大分?
2025年妇女节文案观察:从南京到深圳,十座城市商场的妇女节营销文案深度解析。哪些真正触动人心,哪些只是表面功夫?

大三实习日记:南京西路,淮海中路,马当路
一位大三学生在上海三家广告公司的实习经历分享

如果让DeepSeek来说互联网广告黑话
AI能替代创意吗?用DeepSeek重新解构广告黑话,看人工智能与人类创意的碰撞火花。

我问了DeepSeek100个问过ChatGPT的问题
DeepSeek爆火,我们用100个广告业问题测试了它和ChatGPT,结果让人意外:AI的进步远超想象,但创意的本质依然是人性。

i人文案实习生如何存活?
内向型文案实习生的职场生存指南和经验分享

品牌年轻化,挺玄学的
银联国际年轻化案例复盘:从比稿到执行的全流程思考。品牌年轻化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持续的周期和真正的洞察。

哈哈哈真笑死了,2024最抽象的文案就它了
小红书年度报告意外收获:用户深夜搜索记录成就2024最真实抽象文案。比品牌绞尽脑汁的创意更有共鸣力。

年轻职场人的楚门世界
一首等位时写下的打油诗,关于在广告行业做真正的自己。保持创作,让世界不要变成别人的形状。

五位新生来信
五位广告新生与龚大中老师面对面交流后的真实感悟。从台湾奥美首席创意长身上,他们学到了什么?

杨笠与徐志胜,代言命运截然不同
同为脱口秀演员,一个被骂下架,一个好评出圈。性别营销的双刃剑效应,背后藏着怎样的品牌选择逻辑?

新生对话TOPic&斐,如何做出最适配付航的广告?
瑞幸×付航爆火背后的秘密武器竟然是《云宫迅音》?TOPic&斐首次揭秘:如何避开烂梗做出神级广告

新生对话TOPic&斐,如何做出最适配付航的广告?
与TOPic&斐团队深度对话,探讨品牌广告创意的适配性

100个选题 | 同行看了会嫉妒,读者看了会流泪
广告新生的选题大公开:100个真正想写、大家爱看的内容方向。从职场指南到转行故事,应有尽有。

我的妈呀,一个很有活人感的广告
什么样的广告能让人忍不住说"我的妈呀"?当品牌开始说人话,消费者的钱包就危险了...

我的妈呀,一个很有活人感的广告
观察当下广告创意中的人性化表达趋势

趁广告业没死透,开一家赚钱的新公司
一个广告公司老板的创业思考与实践分享

"35岁以后广告人都去干嘛了?"
00后新生最关心的职业困惑:当广告人到了35岁,他们的出路在哪里?这个问题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焦虑?

00后广告新生说,她最喜欢马晓波老师
10个问题,对话7位00后广告新生(中)

2024年了,还有谁在学广告?
10个问题,对话7位00后广告新生(上)

70后和00后都聊了啥
跨代际对话,探索不同年龄层的广告认知差异

对话00后抽象圣体,以为杰士邦是发胶
与00后年轻人的有趣对话,了解他们的品牌认知

一个新的广告行业媒体诞生了
在这个人人都说广告已死的时代,两个女孩却选择逆流而上。她们要做什么?为什么偏偏是现在?